什么是危老老屋重建建蔽率?一次搞懂「建蔽率」影响与计算方式

2021-06-01

新闻来源:安信建经】快速导读:「危老重建建蔽率」也就是所谓重建时可建筑面积占基地的面积比率,无论是对于规画建筑面积、挑屋时,建蔽率都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数值,安信建经带你由浅入深了解建蔽率的基本观念以及挑屋时计算建蔽率的参考价值。


危老重建近年来话题不断、市场上也有许多危老重建后的案子传出销售佳绩,让不少民众询问危老重建的相关信息,其中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危老老屋重建建蔽率」,今天就来和大家介绍:

危老重建建蔽率究竟是甚么?政府放宽后的标准为何?以及买屋时要怎么看待建蔽率呢?


图片18.png



Q. 房屋建蔽率是什么意思? 很重要吗?


「建蔽率」也就是建筑基地的水平投影面积,简单来说就是建筑面积占了基地面积的比率。
如果建蔽率越大、可建筑空间多,这时公共空间、道路可退缩空间就会变少,因此制定建蔽率上限,就是希望能防止市容变得拥挤密集,同时又能维持适当栋距,让每个建筑物都能维持良好的通风、隐私性。


自从107年11月政府放宽危老重建建蔽率后,开始不断有许多危老重建案子开始被申请与推动,以下介绍各使用分区放宽后的建蔽率,不过要注意的是放宽的建蔽率限制在住宅区的基地内喔!而实际建蔽率也是要依各县市主管机关实际订定的标准为主~

 

一、第一种住宅区:为维护最高之实质居住环境水平,专供建筑独立或双并住宅为主,维持最低之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并防止非住宅使用而划定之住宅区。

二、第二种住宅区:为维护较高之实质居住环境水平,供设置各式住宅及日常用品零售业或服务业等使用,维持中等之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并防止工业与稍具规模之商业等使用而划定之住宅区。

三、第二之一种住宅区、第二之二种住宅区:第二种住宅区内面临较宽之道路,临接或面前道路对侧有公园、广场、绿地、河川等,而经由都市计划程序之划定,其容积率得酌予提高,并维持原使用管制之地区。

四、第三种住宅区:为维护中等之实质居住环境水平,供设置各式住宅及一般零售业等使用,维持稍高之人口密度与建筑密度,并防止工业与较具规模之商业等使用而划定之住宅区。

五、第三之一种住宅区、第三之二种住宅区:第三种住宅区内面临较宽之道路,临接或面前道路对侧有公园、广场、绿地、河川等,而经由都市计划程序之划定,其容积率得酌予提高,使用管制部分有别于第三种住宅区之地区。

六、第四种住宅区:为维护基本之实质居住环境水平,供设置各式住宅及公害最轻微之轻工业与一般零售业等使用,并防止一般大规模之工业与商业等使用而划定之住宅区。

七、第四之一种住宅区:第四种住宅区内面临较宽之道路,临接或面前道路对侧有公园、广场、绿地、河川等,而经由都市计划程序之划定,其容积率得酌予提高,使用管制部分有别于第四种住宅区之地区。

若想快速了解自身的土地使用分区,可至台北市都发局查询
资料来源:台北市土地使用分区管制规则

买屋时提到建蔽率会有什么影响?

在买屋时、查看老屋重建的案子时,可请建商出示建照执照复印件,或有些建案会将建蔽率公开在销售信息上,要怎么去解读这个信息呢?

如果你是喜欢有较大公共空间的人,例如花园、户外设施等等,建议建蔽率小的住宅;相反的,如果你对于公共空间的需求没这么大,就可以查找其他之一般建蔽率的住宅。

但在想象未来房屋的公共空间前,记得先确认基地原本面积,否则建蔽率低而基地面积也低,整体计算下来的公共空间也不会很高喔!


分享